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“华为不造车”和“时代变了”,背后是华为对汽车“谨慎的野心”

时间:04-09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33

“华为不造车”和“时代变了”,背后是华为对汽车“谨慎的野心”

最近,任正非又一次强调了“华为不造车”的主旨,核心就是“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‘华为’或‘HUAWEI’标识”。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一步解释说:“华为不造车,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,华为在刚发布的内部文件中也明确要求,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,或者作为汽车品牌,我们会回归到战略定位上来,华为的战略没有变,不造车,帮助车企造好车”。另一方,则是作为“造车派”的余承东,在华为内部社区写下了“时代变了,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”。在几天后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,余承东再次阐述了这个“时代变化”是什么意思。余承东说:“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,想成为这个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,类似另外一个博世和大陆,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,好像这个条件不太成立了。华为做的不是像博世和大陆这种刹车、转向、自动驾驶等标准化的部件,而是软件、算法、云、芯片这些软的东西——而这类智能化的产品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那样去大规模售卖,需要的是跟车厂深度的卷入,不断的迭代,所以华为就做了一个Huawei Inside模式。”不过余承东也坦诚表示,目前来看华为HI模式并不成功,现在只有一个阿维塔,广汽不做了,极狐则因为产品定义不行,也卖不动,浪费了华为的好东西。余承东的言下之意:华为作为一个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,如果不能让车企的产品卖起量,其实是没有意义的,这也才是智选车出来的原因。同时,余承东承认,给智选车品牌“问界”打上“HUAWEI”,本质上还是一个营销策略,把问界打造成一个跨界生态品牌,同时有华为的背书,智选车自然销量会更好,而且品牌也会更统一。毫无疑问,余承东的这番话算是把“华为不造车”和“HUAWEI上车”的原因讲得很清晰明白。看懂了两方的表述,就知道,所谓“华为造不造车”的争论其实并非华为会不会真的下场造车,而是“HUAWEI”这个品牌、这个能够影响千千万万中国消费者的品牌,能不能在车头或者店头上出现。其实很多人都看明白了一点,讨论华为“是不是下场造车”已经意义不大,从“智选车”模式来看,华为实质上已在造车。因为从华为对赛力斯的掌控来看,赛力斯制造的“问界”甚至品控都是华为在管理,里面用什么材料、用什么芯片、用什么系统、用什么三电系统,都是华为车BU在主导。这就意味着赛力斯甚至对车辆的成本管控都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,唯一提供的是“代工厂”,而这也是手机行业比较流行的模式。赛力斯就如同“富士康”,依靠自己研发的基础平台,赚点组装费。但毫无疑问的是,余承东成功证明了“问界”模式在短期的可行性。比如2022年,问界卖出了7.5万辆车,姑且平均价格就以25万元来算,这就是180亿元的营收。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智能汽车业务收入,全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20.77亿元,这里面显然大部分收益都是“智选车”贡献的。按照这个比例来说,华为通过智选车模式可以获得10%的净利润率,毛利率估计会更高,因为据说经销商每台车高峰期收益在2-3万元左右。并且由于问界销售全部走华为的渠道,这些费用流水都是直接过的华为的账,现金流也是一个优势。智选车模式依靠赛力斯这样一家三流车企,用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一百多亿的营收,也难怪余承东愿意“全力押注”。比如按照余承东最早随口说的“目标年销量30万辆”,均价还是以25万辆来算,那就是750亿元的营收,下一阶段做到50万辆的话,就是1000亿规模。给华为贡献1000亿规模意味着什么?通过一组数据对比下: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规模是4800亿,到了2022年大概只有2150亿——整个华为的营收掉了2500亿。如果智选车可以卖到50万辆规模,那么华为的消费者终端业务可以回到3000亿以上,也能够让华为营收回到7500亿的水平。这还仅仅是50万辆规模,假如做到100万辆呢?所以,对于主管终端业务的余承东来说,押注智选车模式,是一次“单骑救主”的机会。而要达成这一切,那就不得不压上“华为”这个品牌,因为只有“华为”才可能拥有这个号召力。那么为什么任正非和其他高管不愿意“HUAWEI上车”呢?有人认为华为造车投入会很大,会有损华为的现金流,这点基本就是无稽之谈。按照智选车模式,华为第一年只是拿出了渠道,就能够拿到180亿的现金流,对于华为来说造车基本上就是“无本生意。”所以明面上的原因是,华为依然是一家通信业务为主的企业,这是华为的增长根基。并且华为核心业务还是卖芯片、卖零部件、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,一旦把华为品牌放到车上,那就意味着华为偏离了主航道,要和其他自主品牌分抢份额,华为也将丢掉供应商的位置。但如果再往深层次讨论,华为高管们担心的或许并不是和车企的主营业务冲突,可能更担心的是投入造车以后,华为会被进一步制裁。现在华为只是在高端芯片上被制裁,可是华为造车如果能够换来千亿级现金流,很难说华为车上的零部件和芯片不会被制裁。这样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包括自动驾驶、车载系统、云计算等方面的投入都可能打水漂,用一个“千亿梦想”换一个“一场空”,确实不值得。另外,对于华为高层来说,造车毕竟还是一个辛苦活,变现时间长、不确定性大。现在看着收益现金流很好,但是后续的投入也不菲。2022年问界M5(参数丨图片)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车大势的机会,另一方面也是华为智选车的“新鲜感”,可并不是每一次(每一款车)都有M5的“运气”。比如后面的问界M7显然就不算成功。那么之后奇瑞、江淮、北汽的智选车,又有多少成功机会呢?还有则是,智选车模式本质上还是代工,对于产品选择、产品售后都要依赖于代工厂,万一车型失败,那么华为一旦给“问界”背书了,如何来承担后续的高额支出?这一点其实和手机行业不一样,毕竟手机只是几千元的商品,又是一年一更,淹没成本小,而汽车则是五年一个周期,错一次就要承担数亿级别的损失。事实上,或许余承东本身也不是那么坚定的“华为造车派”。个人认为,余承东的“智选车”模式也更像是当年微软亲自下场造Surface Book类似。在2015年的时候,由于智能手机和Pad的冲击,PC市场持续低迷,传统的OEM厂商也无法制造出让人心动的新品,Macbook的份额越来越高。这时候微软就悄然推出了第一代Surface Book­ —— 一款融合了轻薄本、平板电脑、触控操作的创新笔记本。当时很多业内人士认为,其实微软并不想真的自己去做笔记本硬件,而更多是把自己对硬件市场的思路传递给OEM厂商、教他们怎么和苹果竞争。后来轻薄笔记本再次迎来了复兴,部分OEM的高性能轻薄本重新站稳了万元级别市场。所以,余承东的“智选车”也是类似,找一家车企来制造自己设想的智能电动车,然后展示出华为HI在电动车零部件、系统体验、智能驾驶上的优势。最终来推动华为零部件的销售,形成“HI模式”和“智选车”双线并行——唯一的问题是,智选车介入问界M5的时候,HI是无法完成部署的,问界M5的核心也就成了鸿蒙车机和华为设计。从商业角度来看,华为主推的HI模式,确实一个更优的模式,至少华为HI这个逻辑其实在IT行业已经被验证了两次。一次是PC市场上微软和intel的Wintel联盟,一次则是智能手机市场高通和安卓的联盟,那么华为HI则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幕后操控者。比如华为芯片和华为鸿蒙系统,再加上智能驾驶的软硬件一体化,那么从华为的角度来说,车企只要做好机械部分,其余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直接在华为HI基础上做二次研发就行。华为只要统一了智能化的平台和接口,采购华为的软件和指定硬件,华为就可以“坐等收钱”,这或许就是华为想象中的智能汽车的“wintel”或者“高通-安卓”联盟。然而,业内人士并不认为华为选择wintel模式完全可行。因为汽车设计的硬件千千万万,这里面要去统一平台和接口,要让涉及到的那么多零部件厂商给出权限,无异于“虎口夺食”,当年微软和英特尔搞出IBM兼容机的标准,那是因为它们两家出现得足够早。这样看来,或许华为HI模式本质上也不可能走得很深入,而一旦深入了,那不就成了智选车吗?总而言之,任正非的“华为不造车”和余承东的“问界是生态品牌,需要华为加持统一”,本质上只是“华为如何选择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路线”的问题——“我给大家打工”还是“我先教会大家造车”其实是两种思路,可结果必须是“华为要赚钱”。只不过,路线不是说出来的,是争出来的。所以,华为造车还是不造车,不是靠一个文件、靠只说就行,最终还是要看哪条路线真正有效果。最直接的一个KPI就是,哪条线路可以拿到1000亿的营收,哪条路就是正确的。文|刘学晓图|网络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新浪微博:@驾仕派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,000,000次版权联系:jiashipai@foxmail.com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